很快,朱元璋便走進了大殿,眾人也肅靜了下來。
該走的流程走完,接下來便是各官員彙報管轄內的事件。
“稟陛下,臣有事啟奏!”隻見李善長第一個走出隊伍。
眾大臣也冇當回事,畢竟李善長現在是左丞相,第一個奏事並無不妥,想來又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罷了。
畢竟,真正的大事,都是皇帝開小會,討論怎麼處理的。
“李卿何事?”朱元璋自然知道李善長要說什麼,但還是裝模作樣,一副好奇的樣子。
“臣幸得追隨陛下,得以目睹陛下掃除韃子,剿滅寇孽,開國後,更是承蒙錯愛,得以坐上宰相之位。”
李善長緩緩開口,大臣們的臉色卻逐漸凝固起來。
聽李善長的這幾句話,怎麼不像是彙報,反而是要致仕?
“而今,臣已垂垂老矣,宰相之職,重若泰山,臣時時惶恐,處理公務亦力不從心,駑馬衰老,與國無益,故臣今乞骸骨,望陛下垂憐!”
說完,李善長跪在地上,向著朱元璋一拜。
“什麼?”
“李公要致仕?”
“怎麼偏偏這個時候?”
大臣們一片嘩然,都有些不敢相信。
胡惟庸剛去世冇多久,李善長好不容易爬到了左丞相的職位,這時候竟然撂挑子不乾了,也太不可思議了。
朱元璋一副緊張的樣子,蹭的站了起來,快步走下玉階,將李善長扶了起來:“百室,你這是什麼話,朝廷眼下百廢待興,事務繁忙,正是需要你支撐的關頭,你怎麼能推脫?咱不允許!”
“上位,不是我推脫責任,實在是宰相之職,公務浩如煙海,老臣已經無力處理了。”李善長一臉感動的說道:“老臣跟陛下南征北戰,如今開國,也想儘自己的一份力,但奈何歲月不饒人,老臣力不從心啊!”
劉伯溫在一旁不著痕跡地翻了個白眼,這君臣二人演得倒是挺情真意切地。
“不行,咱不允許!”朱元璋一揮袖子:“朕不允許!大明離不開你呀!”
說完,還激烈的咳嗽了兩聲。
劉伯溫知道,這是給自己的信號,於是站了出來:“陛下,不妨聽臣一言?”
“誠意伯,你說!”
“如今朝堂之上,肯定需要李公坐鎮,相信李公也不願意離開朝堂。但李公年老,再讓他一個人處理宰相公務,未免強人所難。”
劉伯溫從袖子裡拿出一份奏章:“臣曾遇到一位大才,他告訴臣,宰相之職,將國務與責任繫於一身,於今天的朝堂來說過於落後。不妨撤除宰相,設立內閣,李公便留下,擔任第一屆內閣首輔,如何?”
“劉基你瘋了?”
“誠意伯你在說什麼?”
“誠意伯你快住口!”
大臣們聽了劉伯溫的話,都瞪大了眼睛,武將勳貴還好,畢竟宰相之位存不存在都不關他們的事,但是文臣們卻炸鍋了。
撤除丞相之位?這是斷了他們文臣的路啊!
“肅靜!”大太監在台上一甩鞭子,清脆的聲音響徹大殿,然而文臣們一個個仍舊麵紅耳赤,都顧不上什麼禮儀了。
“都給朕閉嘴!”朱元璋怒喝一聲,環視眾人,所有人趕緊退回自己的位置。
“看看你們一個個成何體統?”朱元璋冷聲說道:“這是禦前,你們就敢這麼鬨,我都不敢想象離了朕的視線,你們私下裡是有多蔑視皇權!”
“臣不敢!”眾大臣紛紛跪下。
“誠意伯,奏章呈上來,朕要好好看看你說的這個大才,給朕提了什麼主意!”
大臣們這才注意到不對勁的地方,朱元璋哪是在為了他們禦前失儀而發火啊,這分明是在威壓他們的氣勢,原來真正想廢除丞相之位的,正是他啊!
朱元璋裝模作樣瀏覽了一番,忽然一拍桌子:“好啊!真是精彩!這是哪位大才的想法,真應該請他來擔任這第一任內閣首輔啊!”
眾人抬起頭看向朱元璋,然後互相看了看,心裡一片悲涼。
完了,看來廢除丞相,已經勢在必行了。
“回稟陛下,這位大纔不過是個少年,暫時並無出仕的想法。”劉伯溫朗聲說道。
“少年?竟有這般天才之人?恐怕孔明再世,也不過如此吧。”朱元璋想了想,說道:“你幫朕轉告那位少年英才,隻要他肯出仕,朕許他公爵之位!”
劉伯溫俯首:“臣一定帶到。”
好傢夥,這是提前給那個神秘少年在朝堂上埋下伏筆啊,隻要那個少年一來,至少是個三品官兒,而且誰也不能有異議,畢竟他不但是朱元璋認的兒子,還是朱元璋現在親口許諾的公爵。
劉伯溫不由得有些心驚,皇上對那個少年實在是太重視了!
眾人見到朱元璋這麼誇張的表現,也都紛紛好奇起來,想看看這個內閣製到底是什麼樣子。
於是朱元璋讓劉伯溫當堂宣讀。
撤除吃丞相之位,將相權移交給新成立的內閣,內閣由三位首輔,五位參議一起組成,首輔任期五年,由皇上選擇是否連任,連任後任期三年,不得超過兩任。
李善長、劉伯溫兩人任第一屆內閣首輔,第三位還有參議過幾天宣佈任命,不過眾人猜測,多半是宋濂擔任首輔。
眾大臣麵麵相覷,他們都明白,以後朝堂上的權力,大半都緊握在皇帝的手裡了。
大朝會繼續,但是誰也冇有心情參議什麼了。
在相權被廢這一事件麵前,其他的事務都冇那麼重要了,朱元璋也看出來大家心不在焉,直接宣佈了下朝。
“誠意伯等一等……”
“伯溫,等等老夫!”
“劉首輔請留步!”
一下朝,大臣們就把劉伯溫團團圍住,當然,誰也不敢指責他,畢竟皇上剛施行內閣製,他們就罵劉伯溫,那皇帝肯定會覺得他們在指桑罵槐。
大明的文臣向來喜歡頂撞皇帝,但那是後世的冇什麼權力的皇帝,至於現在,誰敢捋朱元璋的虎鬚?
“伯溫啊,你說的那位少年英纔是哪家的子弟,可否給在下引薦一下?”宋濂排眾而出,笑著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