麗泊推文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麗泊推文 > 快穿大明:我在國子監當博士 > 第18章

第18章

朱標每次回顧這個策略,都不禁在心中暗讚先生的運籌帷幄。

麵對群臣的沉默,朱標收好錦囊,整肅衣冠,毅然走出隊列,步入殿前。

“父皇,兒臣有一計,或許能破解當前困局。”他行禮畢,響亮地說道。

朱元璋聞言,眼中閃過一抹訝異。

他未曾料到提出解決之道的會是自己的長子。

不過,回想起朱標近日的行蹤,朱元璋似乎悟到了什麼。

朱標此時站出來,必定與沈飛有關!想到這裡,朱元璋眼前一亮,向朱標招手示意,“說來聽聽,什麼辦法?”

朱標的突然行動,讓文武百官麵麵相覷,議論紛紛。

“這是唱的哪出?太子有何打算?他有解決方法?”

“未必吧,太子雖然沉穩,但臨機應變並非其所長。”

“可能是太子想出麵調解。”

“有可能,我聽說主考官的人選與太子有關。”

“不僅如此,監考人員中還有太子的親信白信韜。”

“這麼一提,確實關聯緊密!這幾位都與太子關係匪淺!”

“這樣也好,太子出麵調和,皇上或許會更加冷靜處理。”

“唉,怎麼就鬨出這麼大的亂子呢!”

眾人各有猜測,有感慨,但大多數人並不認為朱標能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。

在他們看來,最直接的出路就是嚴懲,隻要嚴懲相關責任人,北方學子的怒火自然會逐漸平息。

隻是,這話誰也不願輕易出口。

劉三吾、白信韜等人作為同僚,在此敏感時刻倡議嚴懲,難免會引人側目,招致怨恨。

另一邊,胡惟庸與李善長則以充滿好奇的眼光注視著朱標,心中揣摩:究竟是怎樣的策略,能讓怒火中燒的北方士子歸於平靜?又是什麼處理方式,能使動盪的民心重拾對朝廷的信任?他們想知道,太子憑什麼有這般自信站出來。

不同於其他官員,胡、李二人並不認為朱標此行是為保全某些人,這並非源於他們對朱標的深刻理解,而是基於他們對朱元璋性格的諳熟。

朱元璋,一個手腕強硬的君王!而今,這裡是朝堂,一個隻有君臣之彆,無父子之私的場所!他斷不會容許朱標在此挑戰他的權威。

誠然,朱標是太子,但畢竟尚未登基!

若朱標在此刻擅自乾預,試圖袒護劉三吾等人,隻會加速他遠離權力核心的步伐。

朱元璋雖狠不下心殺子,但剝奪其權力、貶謫流放,卻在所不惜,其決斷力不容小覷!二人不自覺地將目光投向朱標,期盼他能揭示謎底。

而朱標對此渾然不覺,他緩緩登上西側階梯,貼近父皇,低聲細語。

短短幾句耳語,竟使朱元璋的臉上綻放笑容,這戲劇性的轉變令群臣震撼不已!皇帝的陰霾轉瞬即逝,究竟太子傳達了何種秘辛?難道其中另有隱情?還是外界又有了新的動態?

正當眾人疑惑之際,朱元璋開口了,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屑與調侃:“你們這些人,真是榆木腦袋!這麼簡單的道理都想不明白!”他一邊斥責群臣,一邊轉而笑盈盈地宣佈:“此科舉並未落幕!”

“北方士子因路途遙遠,多有未能參與之人!”

“因此,特設北場恩科!”

此言一出,滿朝文武皆愕然,他們終於明白了朱標與皇帝的密談內容,但如此解決方案,卻大大出乎眾人意料!皇上竟然決定再開一場恩科!明眼人都能看穿,這不過是個冠冕堂皇的藉口,實質上是藉機南北分治,既為北方士人提供了重考的機會,又確保了有真才實學的南方學子不被無辜牽連。

唯一的隱患是,南北分榜可能成為常態,這無疑將對朝廷內部勢力結構產生深遠影響。

李善長、劉伯溫等重臣雖心有異議,卻未當即提出反對。

非不想反對,而是此時若要反對,就必須提出更佳的解決方案,而他們,目前無計可施!

此次他們不得不割捨部分資源來平息民憤!這對於浙東派和淮西派而言,無疑是一記重拳,但所有的官員都不約而同地鬆了一口氣,畢竟,當前的困境似乎得以緩解。

未來朝堂上或許會多出一股新的力量,無論如何,他們也隻能接受現狀。

看到百官並無異議,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。

“好,即刻草擬詔書,昭告天下。”

負責此事的官員聞令即行,不敢有絲毫耽擱,生怕再有拖延,北方士子的行動會更加激進,到時候恐怕連自己的項上人頭都保不住。

隨著心頭大患的解除,朱元璋臉上終於露出了幾分笑意。

他望向太子朱標,低聲探問:“這是誰的計策?”朱標聞言,心中一亮,這正是他期待的時刻。

“孩兒正欲稟告父皇。”他剛欲行禮,卻被朱元璋攔下:“不必言,我已心中有數。”

朱元璋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,眼中滿是欣慰。

果然,他看重的人才,能在事態初露端倪時便有應對之策。

有此等治國棟梁輔佐,大明的未來何愁不興?忽然,朱元璋的思緒飄向北方戰場,徐達等人的遠征已有時日,卻未有捷報傳來,他心中頗為擔憂。

更讓他心煩的是,徐達等人竟未采納沈飛的策略,如此智者之計,竟被置之不理!若戰事順利,倒也罷了,一旦出現問題,他定要那些傲慢無禮之人付出代價!

沉吟片刻,朱元璋再次看向朱標:“你是否想請他入東宮輔佐?”朱標聽聞,喜出望外,連忙點頭:“父皇英明,孩兒正是此意!”

朱元璋對兒子的反應頗為滿意,做皇帝的,識人用人是首要之能。

“很好,此事你做主,除了三師三孤,其餘官職任你挑選!東宮詹事府的少詹事之位正虛位以待,我認為沈飛先生勝任有餘。”

三師三孤,即太師、太傅、太保和少師、少傅、少保,這些職位多為榮譽象征,對沈飛並不適合。

而詹事府少詹事,卻是正四品實職,對沈飛而言恰到好處,況且之上還有正三品的詹事之位,發展空間充足。

……

朱標即刻離宮,直奔客棧尋找沈飛,迫不及待要將這喜訊告知先生。

三師三孤雖地位尊崇,卻多為虛銜,而詹事府少詹事則是一個實權職位,對沈飛來說再合適不過。

“先生,外麵的局勢如何?”沈飛剛回到客棧,店小二便笑眯眯地上前詢問,眼中滿是好奇。

沈飛非但不反感,反而感到高興,連店小二都如此關心此事,足見他的策略效果顯著,深入人心。

如今應天府的街頭巷尾,無論朝臣還是黎民百姓,全都聚焦於恩科考試。

這意味著朝廷必須謹慎處理這起科場舞弊案,稍有不慎,就可能丟失民心,這一點,朱元璋作為出身草根的帝王,無疑洞若觀火。

沈飛斷定,在民眾輿情的壓力之下,老朱絕不會輕易放過劉三吾等涉事人,國子監一乾人等,前景堪憂。

“外麵的氛圍正熱,此事大概不久便會有個明確的說法了。”沈飛吩咐店小二溫一壺酒送到二樓常坐的位置,言畢,便自行上樓。

未及他落座,太子朱標手攜酒壺,滿麵春風地步入雅間。

望著太子的笑容,沈飛心中已然明瞭,自己的佈局似乎進展順利。

朱標一坐下,便笑言道:“先生,您真是當代孔明!”邊說邊為沈飛斟滿酒。

“殿下此言何意?”沈飛淡然反問。

朱標坐定,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:“先生可知父皇今日怒火沖天?北方士子之事,讓他氣得連朝會用的玉圭都砸了。

胡惟庸、李善長等重臣被訓斥得幾乎抬不起頭,滿朝文武大氣都不敢出,生怕受到牽連。

父皇的失望之情溢於言表,恨不得將那些屍位素餐之輩一併斬首。

正當眾人束手無策,父皇愁眉不展之際,我呈上了先生的計策!父皇一聽,頓時轉怒為喜,這是我近年來見到他最愉悅的時刻!先生,您真是算無遺策,學生由衷敬佩!”說罷,朱標起身,恭敬地向沈飛行禮,眼中滿是對沈飛的敬仰與崇拜。

“太子過譽了,為國為民,乃臣子本分。”沈飛謙遜道,“大明社稷安穩,百姓安樂,便是對我最大的認可。”

雖然口中謙辭,但沈飛內心也頗為自得。

無論浙東派還是淮西派的權貴,在他的智謀麵前,都不得不俯首。

他們的驕縱自大,正是他們覆滅的導火索。

儘管內心波瀾起伏,沈飛表麵依舊平靜如水。

朱標見此,敬佩之情更甚,終於忍不住又說:

“先生,今日我還帶來了一個好訊息。”沈飛眉毛輕輕一挑,從朱標難掩興奮的眼神中,他已經隱約猜到了些什麼。

儘管如此,他依然禮貌地提問:“有何喜訊呢?”

朱標彷彿在學校獲得嘉獎的小學生,滿臉自豪地說:“先生是否還記得,我曾提過打算向父皇提議,請您入東宮教導皇子們的意願?”

“父皇已欣然同意。”

“在得知那精妙的計策出自您手後,父皇當即口頭批準,”

“不久後,先生即可入駐東宮,擔任詹事府少詹事之職!”說到這裡,朱標滿懷期待地望向沈飛,想象著沈飛親自指導自己,未來的日子似乎充滿了無限可能,他更渴望看到先生滿意的笑容。

然而,沈飛的迴應出乎他的預料。

“太子殿下,我不過是一介閒雲野鶴,實在難承此等厚愛。”

“但若殿下願意向我求教,我自當知無不言。”

“至於入東宮教授皇子,不妨暫且擱置。”沈飛微笑著回答,態度誠懇,冇有絲毫勉強,也未流露出不滿的情緒。

朱標一時困惑,世間竟有人不願涉足官場?更何況是能夠親自教導皇子的尊貴職位,那可是正四品的少詹事!但轉念一想,他恍然大悟,這是先生委婉的拒絕!先生定有其深思熟慮的理由,無論是淡泊名利還是其他,作為弟子,他理應尊重先生的選擇。

儘管心中略有遺憾,他並未強求,不願將自己的願望強加於沈飛。

沈飛留意到朱標內心的掙紮,默默頷首。

老朱從草莽中崛起,作為開國帝王,作風自然果斷,他的一切決策都是為了江山能夠平穩過渡到下一代。

相比之下,太子朱標則仁慈寬厚,具備明君的潛質,這樣的學生,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?隻是此刻,他仍不能答應朱標的邀請。

無論是為了將來更宏大的佈局,還是出於當前的安全考慮,他都應保持低調。

明槍易躲,暗箭難防,一個滿腹策略的謀士,不宜站在風口浪尖,退居幕後,保護好每個人,纔是上策。

見沈飛陷入沉思,朱標憶起此行的另一個目的:“先生,我有一事欲向您求教。”沈飛回過神來,舉杯一飲而儘,“太子殿下,請講。”

朱標隨即示意侍衛展開一張地圖。

沈飛目光微斂,那是一幅北伐的地理圖,清晰地標示了大明軍隊的行軍路線。

朱標指著地圖,神情變得莊重。

“大將軍已率軍抵達燕雲十六州的邊界,正與北元殘部對峙。”

“先生,您認為接下來戰役會如何發展?”

“大將軍剛毅自信,未采納您的智計,我與父皇對此都感到憂慮。”朱標眉頭緊鎖,眼神中透露出絲絲憂慮。

沈飛見狀,嘴角勾起一抹笑意。

“殿下,戰爭不是遊戲,勝利或失敗並非一蹴而就。”

“您無需焦慮,讓我們逐步分析。”朱標聞言,身體雖稍顯鬆弛,但神情依舊凝重。

沈飛暗暗搖頭,畢竟年輕氣盛啊。

不過無妨,時間充裕,足以讓他慢慢引導。

他輕舉一枝筷子,輕點在戰略地圖上。

“皇上憂心忡忡,是因為此次大將軍的戰略部署出現了變化。”

“我們采取了三路進擊的策略!”

“以往大明軍隊屢戰屢勝,原因何在?”

“因為我們善於出其不意。”

“當敵人以為我們將沿大運河直搗黃龍之時,我們卻強襲山東。”

“占領山東,等於在戰略上對大都形成鉗製。”

“當敵人預估我們會繼續以此為跳板攻擊大都,我們卻轉而迅速拿下汴梁、洛陽。”

“甚至一舉控製了關中東部門戶——潼關!”

“至此,大明軍隊的選擇變得多樣。”

“西可進擊關中,北可直逼太原,元軍防守吃緊,不敢輕舉妄動。”

“這為我們贏得了戰略上的主動權。”

“因此,當皇上與大將軍在汴梁會師,大局已基本確定。”

“元賊除了放棄大都北遁,彆無他路。”

“然而,這同時也留下了隱患。”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